查看原文
其他

村里最后一个明白人,举起了刀丨人间

蔡寞琰 人间theLivings 2020-08-27
来自专辑
作者「蔡寞琰」合集

公诉人问黎叔,受害人当时已经倒地无法动弹,为何他捡起刀不是第一时间逃跑,是不是想报复?

“背了那么多死人,我不怕死,就怕两条鲜活的人命在我眼前没了。我是进去救人的。”


配图 |《一个勺子》剧照




2016年4月,我在看守所会见了黎南松。以前会面,都是当事人紧张,这次却轮到我了。我怯生生地喊他“黎叔”,又赶忙解释说自己现在在当律师,已经去过案发现场了,受害人还在医院抢救。黎南松别扭地摊开手:“你来看叔,我糖果都没有给你备……这地方瓜子花生也没有的,不然往你兜里装一点……”由于看守所没有安排单独的会见室,旁边的当事人和律师面面相觑。看我和黎叔久久未开口,都以为黎南松是个精神有问题的人。




两天前,老家的人给我电话,说“那个不争气的黎南松”又闯祸了,乡里乡亲的,让我有空去帮他一下,假若没空,就当是“听一下风响”——“祖孙俩的家属都嫌他多管闲事,事是他自己惹出来的,人家已经把钱还了,只求个万事太平,他倒好,乱来。”我一时记不起黎南松是谁——其实老家好多人我都不认识的——他们就告诉我,只有警察过来调查的这两天,大家才正儿八经地喊他名字:“就是那个头脑不正常的背尸佬,作孽。”听到“背尸佬”,我立马想起来了。他常年穿一件灰色中山装,喜欢在解放鞋里面塞稻草,走路很轻,听不到脚步声,肩膀也不协调地左右摆,像个“跳大神”的。他眼睛很小,大家都说他“开了天眼”,有一副眼镜,收尸时才戴,有点滑稽;他还在家里订了各种报刊杂志,神龛上摆着“天地国亲师”的牌位,常被老婆欺负,有凳子不坐,就爱蹲地上。晦气,懦弱,无能。这么多年了,黎南松都是乡里人最常拿来说道的反面教材:传言他把老娘扔在外面几十年,蹲山洞、住庵堂、吃红薯,连过年都不接回来;他离过婚,没有小孩,又娶了一个还是个没有生育能力的悍妇,更是不孝。除此以外,还懒惰,好些年前,他还在工地上做点零工,自从有次摔断了尾骨,干脆只窝在家里做点零碎活,日子过得紧巴巴,碰到谁家办丧事,才能偶尔改善一顿伙食。大人们教育自家小孩总说:“可不要学背尸佬忤逆不孝,要遭报应的……还有这世道,不勤快就没得吃,像背尸佬那样的懒汉,干活不弯腰,成天磨洋工。天上掉馅饼,还要早起去抢呢。你们看他那个死样子,有钱都不屑捡的,一个大男人在家里织毛衣,踩缝纫机,不嫌丢人。”村里人都看不起黎南松,遇上什么事要开会,他也是蹲在旁边半天说不上一句话的。就连抽签分田地,也抽不到好水田,到手的尽是长不出好庄稼的旱地。连小孩都不怕他,经常在他面前手舞足蹈,只有在夜里看到他,才会撒腿就跑。所以,当大家得知就这么一个人居然也敢“杀人”时,都以为他是被鬼附了身。即便受害人以前和他有过冲突,他们也绝不相信他有那胆量敢报仇——“几十年了,他啥事都不敢吭声。”




受害人的外号叫“长条”,和黎南松一样,是个游手好闲的人物——不过和黎南松又不一样,长条是个村霸,是那种“提自个脑袋吓唬别人的烂仔,偷鸡摸狗,谁得罪谁就得倒霉”。有一年,长条受人指使,帮村里的某个竞选村干部的人拉选票,20块一张,谁拒绝便会遭到报复,一时间闹得村里乌烟瘴气,最初坚称“不让长条买到一张选票”的那些人,转头就收了钱。可那一次,平日里最怂包的黎南松却跳出来说:“不是开杂货铺的,不是什么都能卖——这不是一桩买卖,是一项权利。”长条听了话不多说,捡起地上的石块就去砸黎南松家的大门,窗户的玻璃也全部敲碎了,嘴里直骂黎南松“给脸不要脸”。听村里人说,那一次,黎南松大气也不敢出,在一旁紧紧拉住妻子,让她少说两句,东西砸了就砸了,等长条气出够了,自然就会消停。这种软弱更让人耻笑了,大家都说:“要是谁敢砸我的房子,我跟他拼命,谁愿意受这份气!” 等长条走后,黎南松蹲下去捡砸坏了的木头家具,还说拿来做柴火烧挺好的,平时还舍不得。她妻子气得脱掉鞋子扔到了他头上。


那次村干部贿选事件后,长条连同他“背后”的人,一起被上面抓了。关了一段时间被放出来后,长条更嚣张跋扈了,经常四处赌博放贷,打架斗殴,调戏妇女。村民都远远躲着,只有几个臭味相投的人和他厮混在一起。2016年3月底,一个男人欠了长条2万块赌债,久拖不还,不敢露面。长条拿着菜刀挟持了男人的父亲和儿子,限男人2个小时内带钱出现,不然就以命抵债。男人的屋子外面里三层外三层,围了不少人,老人在里面喊,让村民们先借1万块救救自己的孙子,没有人应声,更没人敢进屋去救人。大家就那么看着,七嘴八舌地说只能等警察过来处理。长条一听有人要报警,便将时间缩短成20分钟,说完就在孩子的手臂上划了一刀。当黎南松进去时,外面还有人幸灾乐祸:“完了,背尸佬进去了,这是要见棺材。”孩子大哭着,黎南松不顾长条手里的菜刀,冲进去要去抱老人怀里的孩子。老人不肯给,死死抱住孩子。长条拿刀冲砍过来,却被脚下的凳子绊倒了。黎南松拾起刀,当即朝长条的后背砍下去。“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得救。”黎南松后来这么解释。可等黎南松被警察带走了,老人和他儿子却对村里人说:“长条只是虚张声势,背尸佬倒好,将我们家弄得一股血腥味。要是真把人给剁死了,我们是不是得替他挨枪子啊?他就是个害人精。”




老家人一直是笑贫不笑娼的,说这些都是难免。但在我的印象里,黎南松是个好人,一个很有能耐的人。听村里人讲,他第一次“背尸”是在30年前,那时,村里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在山上捡柴时不小心摔死了。尸体被人发现后,大家都上山去围观,却没一个说要怎么“弄回去”的。队长建议,要不先回去“开会研究研究”,实在没人愿意抬,就抽签决定。大家吵了半天没个结果,还有人建议就地埋了算了。到了傍晚,他们就听到有人在喊路,“九九归一了,神鬼让路——”那是黎南松连拖带拽、气喘吁吁地背着尸体下山了。他说:“死在外面的人,是该要回家看一看的。哪能死哪藏哪就地掩埋的?就算不请做法事的和尚道士,也得入殓,给亡者唱夜歌。”死者回家后,村里给添置了一副薄皮棺材,这才体面地上了山。村里老人都说,以前像这样的死的人,就是用凉席裹着,用绳子拖上山,在乱葬岗随便挖个坑埋了。可即便如此,也没人念着黎南松心善对他好些。所有人都认为,只有最没用的人才会去背尸体。而且从那以后,只要是黎南松递出去的烟,绝不会有人去接,更没有谁会跟他握手。


我第一次见黎南松是20多年前,当时家里一位未满30岁的婶婶服毒自杀。婶婶只有一个女儿,所以由我替堂妹行礼——只要见到人我就得下跪,这是规矩。那天,大人带着我去了黎南松的家。一见我跪下,黎南松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,扶我起来,说了声“节哀顺变”,然后便随我们来了。进房间后,黎南松朝床上的婶婶鞠了个躬,天气炎热,尸体已肿胀变了形,他试了几次,寿衣都穿不上。家人想临时再去买,却被众人阻止了,说不能买第二套,不吉利。而且也确实没有那么大尺寸的。有人提议,要不就裹一床毯子外加一层白布入殓。可黎南松说,亡者也该穿精致的罗衣,光彩熠熠地走向极乐世界。他提议给寿衣加面料改大些,但我们家没有缝纫机,别人家铁定也不能去。见大人们都不吭声,黎南松便将寿衣拿在手上,“那就当家属同意了,我这就拿回家去改,马上就好,比裹着好”。婶婶最终穿上了属于自己的衣服,完事后黎南松只拿了半边鸡,不肯收红包。一场白事下来,他觉得这个家“生死都不易”——婶婶的嫂子、也是我伯母,便是那个活着也不易的人。伯母早年因失去儿子患上精神病,经常在家里背诗、唱歌、骂人。那些天,大家都在忙婶婶的后事,伯母却还在一旁闹,便被两个帮忙的乡亲拖到了水田里,给她灌牛粪和猪屎,恰好被四处看风水的黎南松发现了。他也不上前阻拦,就蹲在一旁念念有词:“各行各路莫欺人,留份敬意。”那两人听见,便扔下伯母走了。黎南松搀扶着被打得血淋淋的伯母回了家,对院子里的人说:“村里除了先前考出去的那个大学生,属她学历最高。就算她有病,也该敬她满肚子的学问啊!疯了也是学问,后辈们在看着的!”人微言轻,没人回应他,倒在暗地里说:“他算什么东西,在这里大呼小叫,也不回去照照镜子。”……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想替家里人还还黎南松的恩情,挂完电话便马上重新安排了手上的工作,带上相关文件,连夜赶了回去。




在看守所里,我说:“感谢黎叔曾帮过我家里两位苦命的女人。”黎南松却挥了挥手:“你快莫要这么说,我只是在做分内事。我是同情她们,命运无常,死了的难过,活着的也不易。” 我跟他谈案情,以及对量刑的看法,想让他安心。还说如果有什么需要,让里面的管教给我打电话就是。黎南松却说他信奉律法,愿意承担罪责,还问他妻子是否安好,有没有付给我费用,没有的话他过意不去,“你婶婶的事没我什么功劳,不能亏待你”。


来看守所之前,我见了黎南松的妻子。当时,她正在厅堂里翘着二郎腿嗑瓜子,脚下还踩着一本《后汉书》。见我来了,她把瓜子皮往地上一吐:“你们要收费贵,就算了。他在外头一年挣不了几千块,还要倒贴钱肯定不行。家里都是我在操持,有他没他一个样。”我告诉她钱有人付过了,她只管签字就行。女人这才露出一排沾着菜叶和瓜子渣的牙齿,问是谁这么大方,“要不就让他在里面待着吧,把钱给我就行,就当他在打工了”。等她签了字,我随手抓起一把瓜子出了门,蹲在一棵梧桐树下嗑着瓜子。我想等其他人起床后,再到案发现场了解一下情况,录取一下证人证言。地上掉落了密密匝匝的梧桐花,在我的记忆里,黎南松随地捡起一朵,就能吹响。约莫20分钟后,村里才有了动静,几个妇女穿着睡衣在马路边上梳头发,其中有一个见了我大吃一惊:“乍一看我还以为是背尸佬回来了,仔细瞧又像是城里人。”我起身和她们打招呼,围观的人多了起来,却都在夸我讲情义,至于黎南松,似乎不值一提,最多就是说一句,“真是没想到,还好我没得罪他”。这样一桩特殊的案件,在所有人的眼里,远不如追问我为啥还没找对象来得重要。这么些年来,黎南松就是一个被忽视的人。案发的那家人说,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,可以出面作证,“我们没叫他砍人的”。我后来没有把这些告诉黎南松,反而安慰他,说乡亲们都在替他说话,说他是个勇敢的人,希望他能早日出去。黎南松就连忙摆手:“我在那里生活快60年了,还是了解他们的,你说的太不真实。”我又问他值不值得,他却和我说起了另外一件事。




黎南松说,以前他们村有一个接生婆,之前大队里的很多小孩都是从她手里出生的,“她是最好的人,对我的影响很大”。黎南松的眼睛一直望着天花板。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,又好像知道他在看什么,他就这么一直看着天花板说话。接生婆曾说,她接过生的小孩很多,但依旧能记得每一个小孩的模样,她说那些人后来无论贫穷富贵,做人做鬼,在她眼里都一样,都是这么哭着来到这个世上的。“一条一条的命,不管他们会活成什么样子,就都是一条一条的命”。黎南松说接生婆说过的这句话,后来也一直在启示着他——“我跟那些人不一样。我知命,知生死”。那时候,接生婆常在屋檐下摇着蒲扇对黎南松说:“你们要好好活,都是哭着洗个热水澡就能过活了。”和黎南松一样,接生婆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地位,村里人都是为了活着不择手段的,没有人敬畏生,自然没有人敬畏死。接生婆没有孩子,死的时候也没人喊妈妈,哭丧都是请的人。“我给她擦洗身体时,看着这么一具干瘪的、矮小的、满脸斑点的老人,我就哭过这一次。那一刻发现,原来就这么一具将要腐烂尸体,没有享受过富贵,却见证过很多生命”。


黎南松觉得,接生婆是伤心死的。那几年刚好大搞计划生育,虽然在此之前,村里人生小孩几乎也都去医院了,但老太太也不难过,她整天摇着蒲扇,说时代在进步,医院技术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要做,自己就该到此为止。可有天,接生婆却哭着来找黎南松,说自己70来岁了,老得连眼泪都没多少了,却还是想哭。因为她发现,镇上医院的某个棚子里全是些“流掉的”小孩,她觉得白瞎了医院那么好的技术,看病的没几个,一车一车的产妇往里送,一堆一堆的小孩往外扔。医院之前埋死婴的那个人太懒,两箩筐婴儿挑到山上,往地上一倒就算完事了。黎南松接下来埋死婴的活,也不要钱,老太太交待他,要给他们挖坑,挖深一点。“很多都是成形了的,就是个娃娃,却没做成人”。“我有时候发现,鬼在人面前就是弱势群体,是人让他们变成鬼的。”黎南松说,那时候他每次干活儿都会念叨,说孩子们都是好宝宝的,是这个世道不好,让他们以后再来。老太太还是不放心,特意跟着上过一次山,把自己随身的手绢摆在坟茔上,“山里的野花真的开的好,漂漂亮亮的。这里该是我们老家伙的去处。那些孩子要是在我手上,都会活下来……”从山上下来,接生婆一直没有说话,没几天就病倒了。黎南松说,唯一欣慰的,是她身体上没有痛苦,走得很快。




也是从那以后,黎南松就不大喜欢和村里人打交道了。那个真正能教会他道理的人走了,村里就再也找不出一个这样默默无闻的明白人了,“有几个钱就叫嚣得厉害,屁都不懂”。黎南松说,其实很久以前,自己就看透了那些人。当年他和本村的人在工地上干活,因意外摔断了尾骨。工地的老板是个有钱人,给他们买了保险,赔偿金很快就下来了。可村里那些人却撺掇黎南松的妻子,说保险公司赔了,还能再找施工单位额外赔偿一点,就算黎南松不要,大家也能分一点。黎南松听了就拒绝了,说没有那样的道理,“有些人就是久居鲍市不觉其臭,所以才想占尽世间的便宜”。黎南松说,工地上从来不缺小工,但那些死了的人却需要他这么一个人,来给予他们最后的体面,“箩筐里的那些孩子真可怜。接生婆走了,走完了自己带着使命的一生。现在该我做点事了。”再往后,黎南松就成了职业背尸人。除了收尸,也没人再喊他做其他事了。按照村里人的说法,这就是“宁愿跟尸体打交道,都不肯干点别的”。


在整个会见期间,黎南松只向我提了一个要求——让我替他去山里看看他的母亲。他知道村里人这些年都说他不孝,但其实并不然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,母亲待我恩深似海,我想让她自在的过活。”黎南松说他母亲常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,待在家里便会反复发作,说“四方盒子压住了她”,用手掌劈墙,拿头撞门,也从不去厕所,随地大小便,还有几次差点烧了房子。前妻也是因此才离家出走,后来双方协商离了婚。后来,他也不再勉强母亲住在家里,而是偷偷跟在她身后,看她想去哪里。他见母亲进入山洞后反而睡得很安详,便悄然离去。第二天将米和油放到洞口,后来每月定时送几次,时间久了,母亲的精神状态反而好多了,有时换了地方,也会主动回来给他讲一声,说自己需要点什么。后来山上建了座庵堂,需要人手打杂,她就留在里面了。“妈妈年纪大了,是个熟透了的桃子,不知哪天就被风吹掉了。虽然她喜欢待在外头,但我总得背她回家的,我家婆娘其实也想她回来。”在黎南松口中,自己现任的妻子很好很孝顺。我听得张大了嘴巴,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个叉着腰骂骂咧咧的女人。可黎南松却说,她同样是被大家误会了的。“她身上确实有很多毛病,但还有很多事情是别的女人做不到的。”譬如,她从来不反对他背尸体,寿衣拿回家,她也会帮着缝补。她虽然刁蛮,却从未对亡者说过一句难听的话,其他人在议论死者的长短,她却都能忍得住。这么些年来,妻子骂归骂,但家里全靠她操持着,对有问题的婆婆也任劳任怨,几十年来一步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家,“换作别人做不到,我能和她过上日子,多好”。我连连点头。会面最后,我又问了一遍黎南松,他为村里做了这些事,到底值不值。黎南松却说:“如果哪天需要对我的一生进行盖棺定论,我想大概没有白活,能力只有这样,却做了一些事。单说这件事,两条人命摆在面前,前后我都不会去多想。”他说自己总会想起接生婆的那双手,“我的手也一样,不是脏的,没有干过脏活”。




开庭之前,我又去了一趟黎南松的家。进门前,我提了一斤瓜子,喊了一声“阿姨”。黎南松的妻子嘴上还是那样不饶人:“那个死人头在里面有吃的没?等他死了我看谁来背他,爱管闲事,管死管活的,就没管家里。他是越来越出息了,到底要关到啥时候?”我先前不明白,这一刻才发现,这其实就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担心和等待。我告诉她,黎叔很快能出来,长条没有生命危险,伤情鉴定为重伤二级,警察在医院看着他。作为律师,我能为黎叔做的,一样都不会落下。在我眼里,还有很多人离不开他。那天,我挨家挨户地找人签《从轻处罚请愿书》。村里人都签了,每个人都说,这次帮了我,以后如果自己有事,我能出面帮他们的忙。开庭那天,是我当律师这么久以来,第一次穿上袍子。平常上庭几乎不穿的,这次我熨烫了好几遍。我要给黎南松做无罪辩护,想穿的正式一点,好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显得庄重、有分量。公诉人问话时并没有咄咄逼人,也像是想要解开疑惑一般。他们问黎南松,受害人长条当时已经倒地无法动弹、不具备攻击能力了,为何他捡起刀后,不是第一时间逃跑,是不是想要报复?黎南松摇头,回答“不是”:“他砸我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我不会再追究。我预判的是,我们跑不到门口,如果他爬起来,定会恼羞成怒。我快60了,老人和小孩也跑不快的。”公诉人说知道了。面对法官提问时,黎南松再次说到了影响他的接生婆,法官打断了他的话。轮到我做总结时,便替他把没说完的话补充完了——“黎南松之前对我说过,‘背了那么多的死人,那次想做一回接生的。我不怕死,就怕两条鲜活的人命在我眼前没了,我是进去救人的。’”法官没有再阻止我,而是等我说完以后,建议我以后要简洁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。我的辩护意见是:黎南松犯故意伤害的罪名不成立,他不存在致人伤害的故意行为。受害人当场对小孩动手,表明他已逐渐失去理智,一个人就算自行摔倒,爬起时难免会进行情绪的宣泄,何况以被害人当时的情绪,很有可能会迁怒于他人,酿成大祸。判决时,法院认为被害人当时倒地,黎南松将凶器拿在了手上,当立即逃离;且被害人没有起身进行追赶,不应再对其发动攻击,依法认定黎南生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;被害人的伤情鉴定为重伤二级,构成故意伤害罪,同时依据黎南松具有法定、酌定从轻、减轻处罚情节,依法对他作出判处2年、缓刑2年执行的判决。


我想上诉,黎南松拒绝了:“没那个必要,能出去就行了,要是这样都判无罪,公安机关以后不好办案的,实在不好界定。我当时确实应该带着他们跑出去的。”我送他回家的路上,他跟我提了一个要求——他说自己活了几十年,还是第一次进城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他却一步也没有离开那个地方。他想去殡仪馆看看,“想看看那些专业的人是怎么做事的,我只会像缝衣服一样缝那些残缺的尸体,没技术的”。我拒绝了他,一是殡仪馆有严格的规章制度,协商起来比较困难;二是我认为黎叔已经做得很好了,重点不是技术,而是对死者的尊重和关怀。在回程的车上,他还一直喃喃道:“意外死亡的人怨气重,如果我缝不好,他们不开心的。”




从看守所出来后的那几天,黎南松和我说了很多话。他说这些年来,村里没有谁会像我一样会和他认真交谈。他这辈子最羡慕读书人,说自己悟不出的道理书里早就写了。他看经史子集,说自己也曾想过要成为一个真正的“士”,立心、立命、继绝学、开太平,以前以为只有有钱人才能做到的,后来才发现目不识丁的接生婆就做到了。说起那本被妻子踩在脚下的《后汉书》,他说自己一直觉得,范晔比班固更适合做学问,“班固太在乎自己的名声,所以会在天子面前有所顾虑,范晔长得丑,反而无所顾忌”。而黎南松最喜欢的,是钟离意这个人,“他以一人之力救数万瘟疫感染者,把人当人看”。可单是读书这件事,也会被村里人看不起。因为他们只在乎钱,读书不能转化为利益,就都是没用的。所以在众人眼里,黎南松从来不是读书人,不过只是个没用的人。经历了这一遭,村里人对黎南松的看法也没有丝毫改变。他依旧继续干着自己的“活计”,他救下的那个男孩从他面前走过,也不会跟他打招呼,蹦蹦跳跳的。也有人替他抱不平, 说那家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就当是狗咬狗,以后没事不要去多管闲事。现在干他这行的人少,物以稀为贵,可以多要点钱。黎南松却说,自己只是给亡者穿几件衣服而已,怎么还指望着这点事发财。孝家给一篮子肉也好,给几个鸡蛋也行,“我早都不图这些了”。那些天我常去他家,黎南松妻子炒的菜很好吃,见我总是狼吞虎咽的,怕不够吃,临时又多加一盘,我想这么多年,应该也没几个人见过,她是如何在厨房里很温柔地说,黎叔这辈子是积了德的,下辈肯定能拥有一个属于他们俩的小孩。她那天还给我絮叨说,早几年前,黎南松便救过一个老人。那时候,村里有个老人突然病倒在床上,老人只有一个儿子,年轻时就死在外面。老人倒下后,屎尿都流在床上,过路的人都掩着鼻子说这个人要死了。也有人憋着气进去了,也不过是看看他死了没有,“死了就让背尸佬给收了”。黎南松跟妻子说,就算人要死了,也不能泡在屎尿里,便非要带着妻子去给老人扫卫生、擦洗身子。老人偶尔清醒时还会冒一句,“背尸佬在给我擦身子了,我这是要走了”。黎南松就安慰他,人不会那么容易死的,擦洗身子是为了更好的活着。他还帮老人喊来了郎中,每到饭点就端一碗饭进去。几个星期后,老人碗里的饭越来越少,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碗,老人甚至还对黎南松说,炒的菜太咸,煮的饭太硬了……黎南松妻子说着,娴熟地吐瓜子皮,“他就做了这么一点事,老人却又多活了十年。所以,我骂他烂脑壳的,却不骂他背尸佬”。




一天,我在黎南松家时,又有人过来请他去“穿衣服”。孝家见到我们,“噗通”一声跪下去。黎叔扶起来人,还和二十几年前一样,“节哀顺变,我这就过去”。我跟了去,想帮他打一次下手。黎南松告诉我,死者是一个温和的老人,“不怕的,她一生都没有对小孩说过重话”。我站在一旁,看黎南松抱了抱尸体,说了句,“打搅您老人家了”。期间,黎南松一直小声念着,告诉我寿衣怎么穿,衾是最外层,绣着花卉的图案;里面穿内衣和中衣,一直穿好几层,得是单数;戴蚌壳帽子,道家说法衣服开左衽就是故人,汉服开的是右衽,有些电视汉服开的左衽,这是不对的。当时还发生了一点小波折,老太太养育了3个儿女,多在外地有工作。老太太生病后,儿女们却都借口忙,没有一个回来照顾,只请了个保姆。老太太娘家人怪罪,所以过来吊唁时,在村口迟迟不肯下车。3个儿女觉得母亲娘家那边是在摆架子,言语上也颇为不满。黎南松却跟他们说,要在马路边跪等娘家人——因为他们觉得自家的女儿嫁过来受了委屈,这在以前,是理所应当的,娘亲舅大,他们这也是最后一次抱不平了。黎南松带着主事人和儿孙们去请罪,娘家人这才开口说,终于有个明白人了。又过了一会儿,我听到一声浑厚的喊:“跪,向娘家亲舅三叩首,母亲大人在我们家受了委屈,不肖子孙跪地请罪——”孝家跪了一段时间后,娘家人向他们挥手。黎南松和主事人再次喊:“天下太平,鸣炮,奏大乐——”当时我就在他旁边,紧紧拉住衣角,黎叔还拍了拍我的腰:“不要怕。”午夜12点,灵堂里的人都去吃饭了,只有黎南松坐在里面添灯油。夏天天气热,也没有租到冰棺,我看到棺材下面一直有水在“吧嗒吧嗒”地滴。黎南松摸了摸棺材,对我说,“棺材就是死者的家,所以我才不同意别人拿一床凉席就把尸体给裹了。你在这陪着老太太,我去找个拖把,弄点草木灰。”等黎南松进来时,我对他说,如果你以后不想被火化,就让我来给你准备这些后事,我会了。黎南松轻轻地把凳子搬到我跟前:“不用,该火化的时候,我也得遵守那时的规矩。”他手里拿着灵幡说,只要众人对生死有敬畏,对每个行业都保留一份尊重,自己只是服务大众,怎么样都可以的。“这样,也就没人嫌弃我了。” 我过去握他的手,是温热的。编辑 | 沈燕妮点击联系人间编辑


蔡 寞 琰

学法律的文字爱好者




  • 本文系网易新闻人间工作室独家约稿,并享有独家版权。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【转载】。

  • 投稿给“人间-非虚构”写作平台,可致信:thelivings@vip.163.com,稿件一经刊用,将根据文章质量,提供千字500元-1000元的稿酬。

  •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、事件经过、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)的真实性,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。

  • 其它合作、建议、故事线索,欢迎于微信后台(或邮件)联系我们。


回复「蔡寞琰」,阅读作者文章合集


点击以下「关键词」,查看往期内容:

租房贷 催熟少年 | 网络金融 | 女大学生的毒虫男友

群聊魔鬼 | 月嫂回忆录 | 偷渡 | 健身房的坑 | 小野模

职校老师 | 保健品 | 改嫁 | 寻业中国 | 三大队 | 股市梦碎

大牛失业 | 卧底狱警 | 高考填志愿 | 中年男人的窝囊死亡

猩猩 |  赴美生子 | 下乡扶贫 外卖小哥 | 妻子骗我吸毒

吃不上药的人 | 黑在日本 | 再见警长穷人不配当公务员

离休干部病房 戒网瘾学校 | 无征兆灭门案婚姻保鲜期

中年危机 | 我放弃了科研 | 死刑倒计时 | 与巨婴离婚的女人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